2025-04-17T14:57:14+08:002025-04-17|活動|
時間 日程
10:00 – 10:10 代表致詞
10:10 – 10:30 體驗式競爭力分析:一種人工智能方法—澳大利亞迪肯大學  李剛教授 主講

摘要:旅遊業是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而目的地競爭力對維持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傳統的資源導向型競爭力模型往往難以捕捉旅遊市場的動態變化。本次演講提出了一種基於人工智慧(AI)的體驗式分析方法,用於評估和提升旅遊目的地競爭力。該方法利用大數據技術,結合觸點理論和基於方面的情感分析,構建了一個基於遊客情感體驗的分析框架,以評估遊客對核心旅遊體驗的滿意度。此外,研究還引入了一種融合因果反事實推理和聚類分析的AI優化模型,以制定精准的競爭力提升策略。通過揭示競爭優勢並實現最小化調整的策略優化,該方法為旅遊目的地提供了數據驅動的可執行洞見。本研究彰顯了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在重塑目的地競爭力評估與戰略規劃方面的潛力,為可持續旅遊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以體驗為核心的視角。

10:30 – 10:50 人臉識別支付對遊客環保行為的影響 —中國浙江大學 王亮教授 主講

摘要:儘管人臉識別支付在旅遊及酒店業迅速普及,但其對遊客行為的影響機制尚未得到充分探索。本研究基於自我意識理論,揭示了人臉識別支付通過自我提升的仲介作用影響遊客環保行為的內在機制,並驗證了自尊水準與同伴在場情境的調節作用。通過六項實驗研究發現:人臉識別支付場景能通過強化自我提升動機,顯著促進遊客的環保行為;同時,遊客個體的自尊水準及同伴在場會調節該影響效應。本研究創新性地將人臉識別支付引入旅遊情境作為環境行為線索,不僅拓展了技術採納理論的應用邊界,更為旅遊業者設計綠色行銷策略提供了科學依據。

10:50 – 11:10 智慧旅遊中的遊客隱私問題及管理 —澳門大學 王也教授 主講

摘要:在設計尊重隱私的智慧旅遊系統時,深入理解遊客對資料隱私的態度與關切至關重要——這種態度在其旅程不同階段呈現顯著差異。研究團隊通過系統文獻綜述,結合308位遊客的問卷調查和15份深度訪談,揭示了遊客在智慧旅遊各階段隱私感知的關鍵特徵。研究發現:儘管多數遊客對資料收集與使用具有認知意識,但其隱私關切程度會因旅行目的、技術採納度和感知權衡等情境因素產生顯著波動;此外,遊客現有的隱私風險管理策略呈現碎片化特徵且往往收效甚微。

研究深入剖析了從行程規劃到旅途後交互等不同旅行階段所特有的隱私挑戰,這些挑戰源於使用者優先順序的變化和系統依賴性的差異。在此基礎上,研究為系統設計者、政策制定者和服務提供者提出了實踐建議,強調通過以人為本的方法,將隱私保護措施與遊客動態需求相匹配,實現技術創新與數據倫理的平衡。

本研究的重要意義在於揭示了情境化隱私框架在智慧旅遊生態系統中的核心價值,為構建可信賴的智慧旅遊服務體系提供了理論基礎。

11:10 – 11:20 演講問答環節
11:20 – 11:30 茶歇
11:30 – 12:15 專題小組討論—亞太經濟與管理研究所副所長 羅振雄教授 主持

嘉賓: 澳大利亞迪肯大學  Quan VU教授;泰國東方大學 Chitlada PINTHONG 教授;泰國清邁大學 Arinya PONGWAT 博士;澳大利亞迪肯大學 Chris ZHANG博士

12:15 – 12:25 專題小組問答環節
12:25 – 12:30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