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成員獲資助項目
我們的研究團隊致力於通過我們的項目產生社會影響。如貴組織有興趣成為我們的合作機構之一,歡迎透過 apaem_info@um.edu.mo 與我們聯繫。
貨幣政策與補貼政策對科技創新和技術轉移在全球經濟框架下的影響研究
首席研究員: 楊毅柏教授
該研究項目將探討全球經濟中兩種政策制度(貨幣政策和補貼政策)對創新和技術轉讓的影響。這項研究將包括兩個研究課題,(a)貨幣政策(從通貨膨脹角度)和(b)補貼政策(從研究補貼角度)在跨國公司的對外直接投資中(FDI)是如何影響創新和技術轉移。
在開放型經濟中,尤其是對亞洲經濟體而言,科技創新對於維持長期經濟增長的作用日益重要。通貨膨脹為製造業與研發(R&D)投資帶來額外的成本負擔,而補貼是影響技術改進和經濟增長的一個關鍵政策工具。因此,這些政策工具在跨國公司的技術轉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項目期望在理論探索和政策建議方面作出貢獻。
本研究項目將系統地描述觀察結果。然後通過建立具有優化和內生經濟增長的動態一般均衡框架,分析研究兩種政策工具對創新和技術轉移的影響。最後,該研究通過將理論模型校準為現實數據來量化政策工具的影響。
特許協議最優設計
首席研究員: 黃耀錕博士
本研究項目以澳門賭場特許經營為研究動機,探討政府特許經營協議的社會最優設計。特許經營者,即獲得特許的公司,通過經營賺取利潤,但同時被期望在經營期間從事社會責任活動。基於各種原因,特許經營者對開展這些活動的動力一般都很低。首先,開展這些社會責任活動成本高昂。其次,政府難以監督特許經營者對於這些活動所投放的努力。政府一般只能利用一些可觀察到的結果去片面地推斷特許經營者所投放的努力。最後,政府很難評估這些可觀察到的結果,因為他們不熟悉特許經營者的內部資訊,如運營成本等。
因此,設計能夠為特許經營者提供誘因去披露其內部資訊並努力開展社會責任活動的特許協議極為重要。本研究項目以博弈論為基礎,闡述了特許經營的最優結構,如授予特許經營的數量及時間,以及政府應如何篩選特許經營申請人並如何決定得標申請人。此項研究期望為澳門賭場及其他公用事業單位的特許經營協定提供了政策啟示。
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發展
首席研究員: 譚珮璇教授
*受澳門特別行政區教育基金(2021-2022)聯合資助
此項目旨在從經濟角度研究大灣區旅遊發展的歷程。項目將側重於考察區域城市之間旅遊發展的溢出效應,以評估區域合作或競爭的程度,包括它們的互補性和可替代性。此項目還會調查區域旅遊發展的主要決定因素對區域資源配置的影響。研究結果期望可提供對該地區旅遊業當前和未來發展和增長的見解。
粵港澳大灣區生產力與生產效益之演化
首席研究員: 關鋒教授
此項目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的官方區域和地級數據,藉此確定了產出增長的來源,並研究了技術效率及其在不同城市和行業中的決定因素。因此,將對適當的產業政策、人力資本投資和研發的影響進行審查。
外部政治衝擊與企業創新
首席研究員: 張洋教授
2016 年出人意料的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來評估美國的外部政治衝擊對其最大貿易夥伴和債權國—中國金融市場和企業戰略的影響。我們通過檢查股票市場反應來確定衝擊對公司的影響,特別是對上市公司創新方面的影響。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唐納德·特朗普的意外勝利如何影響股票回報及其對公司創新成果的影響。我們進一步測試這種關係是否繼續在一系列穩健性測試中成立及受到一些公司層面特徵(如規模和所有權)的影響。 我們的研究結果揭示了中美貿易戰對企業創新的更廣泛影響。
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科技創新是福是禍?
首席研究員: 袁嘉教授
2018-2019年間,特朗普政府出人意料地對中國征收懲罰性關稅,將美國對中國產品的平均關稅從2018年初的3.57%提高到2019年底的26.3%。這引發了中國一系列報復性關稅行動。儘管關稅飆升最直接地影響了出口活動和國際貿易配置(Fajgelbaum 等,2021 年),但正如其 301 節調查報告中所記錄的,美國最初關稅升級的核心論據涉及“技術轉讓、知識產權、 和創新”(USTR,2018 a,b)。因此,有必要詢問美中貿易戰是否以及如何影響中國的創新活動。具體來說,特朗普的關稅是否阻礙了中國領先企業的創新?在本研究中,我們計劃使用中國上市製造企業的平衡面板數據,通過利用中美貿易戰期間的關稅變化,為中國企業對中美貿易戰的創新反應提供全面的證據。此外,我們計劃使用三重差異和文本分析來進一步探索背後的機制。具體而言,我們旨在評估市場規模效應、誘導競爭效應和政府干預如何影響中國企業對美中貿易戰的創新反應並提供證據。
智能投資顧問在澳門的應用
首席研究員: 任錦娟教授
合作機構: 大西洋銀行
在澳門急需普惠金融服務的推動下,此項目計劃開發一個為澳門居民提供低門檻,低成本及高效能的投資建議和理財服務的人工智能顧問系統。該系統基於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技術,透過收集和分析有關投資者個人特徵的數據,評估他們的風險態度及投資組合。並根據現代資產定價理論優化投資組合,進一步為其家庭提供全面的終身財務計劃。項目將進一步利用大學教育的優勢將金融知識和教育融入系統中。
區域鏈在澳門國際商事仲裁中的應用研究
首席研究員: 涂廣建教授
澳門作爲中國與葡語國家的經濟與貿易合作平臺,在國際商業糾紛處理上處於獨特的位置。根據特區政府的長遠政策,計劃把澳門建立為一個國際仲裁中心以解決中國和葡語國家(包括巴西、葡萄牙、莫桑比克、安哥拉、聖多美普林西比、幾内亞比索、維德角和東帝汶)之間的商業糾紛。在網絡時代,很多信息都是以電子化傳送、儲存和處理的。在仲裁的角度,仲裁機構需要提取、儲存和使用電子數據;另一方面,他們需要防止網絡攻擊以及保證信息安全。但不幸地,到目前爲止仲裁機構很少應用像區塊鏈這一類的先進技術。仲裁機構也可以利用先進技術去管理案件和訴訟。透過分析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此項目將會識別出區塊鏈如何可以幫助澳門仲裁機構,如協助他們確保網絡安全和信息保密,以及案件管理,從而推動澳門成爲著名的仲裁中心。
通過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和粵港澳大灣區部署分佈式賬本技術的應用和其配套的相關法律來增強數字經濟發展和政府治理能力
首席研究員: 涂廣建教授
分佈式分類帳技術(DLT)的範圍和潛力正逐漸被不同國家和市場所認知,其中包括了區塊鏈在加强經濟發展和有效治理的應用。該技術的性質在保證其發展和利用網絡中不同的節點來跨越不同邊界的同時,帶來了許多技術上和法律上的挑戰,而這需要全面地解決以保證能採用任何透明、可信賴以及高效的DLT應用。所建議的跨學科項目擬:
- 評估特定的DLT用以加强經濟發展和有效治理的潛力;
- 識別出DLT應用在澳門特區和粵港澳大灣區所需要面對相關技術上和法律上的挑戰
- 爲了更廣泛地採用DLT,識別有關DLT的便利和補救措施。首先,該項目會系統性地學習所需要的技術、基礎設施和法律環境以部署DLT在各方面的潛在應用,並且針對DLT應用在澳門特區與中國内地、香港以及其他司法管轄區對經濟層面和公共治理方面作出全面評估。其次,該項目會探索特定的跨境在技術上和法律上的合作或協調措施,用以促進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交易。
高速金融資產走勢預測系統
首席研究員: 顏至宏教授
項目整合澳門大學科技學院的數學學系以及計算機與資訊科學系以及工商管理學院金融系頂尖教授以及科研團隊,針對澳門以及大灣區金融行業未來需求,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速資産走勢預測系統,可以支持股指、大宗商品以及外匯的高頻交易策略選擇以及産品定價。項目主要創新點在于開發新的引申波動率計算模型,整合傳統數值分析和人工智能計算方法的框架可以在CPU幷行處理以及高能計算環境的硬件加速器(GPU,ASIC, FPGA)上運行,進行資産走勢預測。
金融科技作為融資來源和平台的問題與機遇
首席研究員: 黎寧教授
金融科技為金融體系帶來了迅速的變革,其中金融科技融資正迅速成長,成爲新資金來源。有別於傳統銀行,金融科技透過使用大量的信息(如:大數據)來有效地查驗借款人信用,讓小型投資者能進行更具彈性和更吸引的投資選擇。在支付方面,金融科技允許即使身處偏遠地區的市民也能使用不同資金來源以及改變消費行爲,從而促進了包容性金融的發展。但龐大的資金來源也並非沒有缺點。非銀行業提供金融科技融資會形成影子銀行體系,超出審慎的銀行體系宏觀監察系統而成爲增加金融體系脆弱性的新來源。此學術研究項目旨在分析三方面的金融科技問題:第一項研究涵蓋金融科技為金融體系帶來的潛在金融風險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的分析;第二項研究是針對P2P平臺所創造的機遇和風險分析;第三項研究是關於金融科技融資以及不同消費模式的線上支付平台的分析。
基於穩健對沖回歸提高投資組合績效的方法
首席研究員: 舒連杰教授
Goto 和 Xu (2015) 提出了圖形最小絕對收縮和選擇運算元 (Glasso) 來估計稀疏逆協方差矩陣,以改善高投資組合在維度設置的表現。Glasso 方法通過克服對沖回歸中高度相關資產的多重共線性問題,顯著降低了風險並提高了確定性等價回報 (CER)。然而,樣本協方差矩陣作為 Glasso 分析的輸入,容易受到數據異常值的影響,這些異常值會使 Glasso 受到估計誤差的波及並變得數值不穩定。由於其計算效率和投資組合分配屬性,該項目採用 Glasso 策略的穩健處理來制定高維投資組合選擇。特別是,我們用協方差矩陣的單元級穩健估計器替換傳統的樣本協方差矩陣作為 Glasso 的輸入。
歷史建築之VR智慧導賞
首席研究員: 黃承發教授
一些建築物歷史以口頭形式保存的文化最近開始消失。在這個項目中,我們搭建了一個智能導覽平台,收集和分享了許多具有歷史意義和特色的建築的模型和介紹。真實建築物以3D 建模方式記錄。該平台通過虛擬現實 (VR) 技術展示 3D 模型、結構材料和內部細節
基於深度強化學習之個人化旅遊規劃機器人
首席研究員: 黃承發教授
由於遊客不熟悉目的地,制定旅遊行程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阻礙。這個項目旨在提供一個使用深度強化學習的個人化旅遊行程機器人。旅遊行程被視為具有搜索空間的定向運動問題(OP),而景點的吸引度和距離資訊能轉換成圖結構。 因此,我們決定設計一個圖神經網路來預測路線,並為澳門的定制旅遊行程設計一個移動應用程序。
相關旅遊目的地需求預測
首席研究員: 羅振雄教授
隨著區域基礎設施的建設,例如新的交通、新的航班路線、新的高速公路和地鐵,該區域的旅遊需求越來越依賴於附近的城市和國家。如港珠澳大橋連接了澳門、香港和珠海這三個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地區。這座橋的建設不僅促進了整個珠三角的經濟發展,而且還形成了可以顯著縮短旅行時間的旅遊圈(Tian & Jiang, 2018)。相應地,這三個地區的旅遊需求可能會受到旅遊圈內各個城市的深刻變化和影響,現有單一目的地旅遊需求的預測方法不足以讓公共和私營部門在旅遊圈內進行整體規劃。因此,本項目旨在探索旅遊圈內旅遊需求的可預測性,構建深度學習模型圖像來預測旅遊圈的多目的地旅遊需求,並分析旅遊圈內的競爭情況。
運用語言線索檢測款待業虛假評論
首席研究員: 羅振雄教授
線上款客業評論可以為各種款客服務、旅遊產品或服務提供使用者意見,從而幫助減少信息不對稱(Law et al., 2020)。消費者認為線上評論更值得信任及對其消費決定過程更有用(Liang et al., 2019)。鑒於線上評論的商業價值,虛假的評論經常被發佈企圖操縱消費者對產品或服務的態度及評價(Huang et al., 2021)。例如,TripAdvisor 最近發表了報告指他們於2020年度所發表的評論中發現了接近一百萬個虛假評論(TripAdvisor, 2021)。虛假評論令消費者不能獲得準確的資訊,同時,他們也令線上評論的可信性減低及造成不公平的商業競爭(Wang et al., 2021)。為了保護消費者及企業免受虛假評論的負面影響,識別虛假評論是非常重要的。以往的款客服務研究主要圍繞使用演算法優化識別方法(Wu et al., 2020)。為補充演算法的發展,這項目旨在研究撰寫評論下的心理過程。基於人際欺騙理論,虛假評論的語言使用與真實評論有異(Li et al., 2020)。因此,此項目將研究以語言線索檢測虛假評論。特別地,項目主要目的如下:
- 分析真實和虛假評論之間的語言差異;
- 研究語言線索的相互作用以檢測虛假評論,和;
- 通過追踪研究方法比較語言線索的動態。
後疫情時代旅遊中的疏離行為
首席研究員: 苗莉教授
陌生人的存在,與社會無關但身體相近,通常是旅行和旅遊體驗的一個組成部分。新冠疫情大流行突然人為地改變了陌生人之間的空間關係。強制和自願的社會疏離可能導致大流行後旅行和旅遊業的疏遠行為,例如疏遠行為、公開的敵意和對旅行者的微攻擊。本研究以陌生人關係理論框架為指導,從社會心理學視角審視後疫情時代的疏離和旅遊現象。採用由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組成的順序混合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疫情後旅行和旅遊行為在情感疏離、自我疏離和其他方面的疏離程度,並提供旅行和旅遊中的疏離行為的現象學解釋, 還討論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利用智慧技術發展澳門的醫旅遊
首席研究員: 胡元佳教授
澳門旅遊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基礎,為應對經濟適度多元化的需求,澳門政府也在大力推動大健康產業的發展。醫療旅遊有益於澳門旅遊產業和健康產業的有機結合。然而,由於種種限制,澳門需要藉助智慧科技攻克關鍵瓶頸。由於澳門在這方面的研究較少,本項目著重利用智能科技發展澳門的醫療旅遊。本研究旨在:1)確定影響澳門醫療旅遊發展的因素和資源,2)探索智慧技術無法解決的障礙,3)為澳門醫療旅遊的發展提出務實可行的框架。本研究將結合採用訪談、問卷調查和綜合分析的方式來進行系統性的研究,為政府決策、行業發展和個人行為提供有關信息和幫助。
智慧旅遊手機應用軟體: 機遇與隱私保護挑戰
首席研究員: 杜立教授
智慧旅遊的策略已被許多國家採用。然而,儘管使用數字化工具對智慧旅遊的發展具有幫助,但隱私和數據保護的潛在風險已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分析了部分亞洲國家使用的與智慧旅遊相關的移動應用程序,重點探討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它們提供了哪些服務? 2) 它們如何描述它們服務? 3)智慧旅遊應用軟體提到了哪些好處和風險? 4) 它們如何解決知情同意的問題? 5) 它們使用了哪些策略來保護用戶的信息?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將討論採用智慧旅遊的潛在的隱私挑戰。本研究將針對智慧旅遊市場的發展和日益增長的隱私保護需求提出監管改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