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成員獲資助項目

我們的研究團隊致力於通過我們的項目產生社會影響。如貴組織有興趣成為我們的合作機構之一,歡迎透過 apaem_info@um.edu.mo 與我們聯繫。

亞洲經濟

(研究團隊名單)

機器學習與能源期貨價格預測

首席研究員: 張洋教授

機器學習 (ML) 與各種能源商品定價的結合,凸顯了能源領域向先進分析方法的範式轉移。在本項目中,研究團隊旨在利用機器學習方法研究各種能源期貨產品的動態,以更好地捕捉其動態行為,提高預測準確性。具體而言,研究團隊重點關注雅虎財經上市的能源產品,並考察了WTI 原油、布蘭特原油、天然氣、暖氣油和汽油等5 種合約到期日為2024 年2 月24 日的期貨產品。為了確定決定性因素,研究團隊重點關注五個關鍵交易指標: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和交易量,並結合一系列宏觀經濟指標來增強團隊的分析。重要的是,研究團隊提供了各種機器學習方法的組合,包括彈性網絡正規化、主成分回歸(PCR)、偏最小二乘法(PLS)、決策樹、隨機森林、梯度提升回歸樹(GBRT) 和神經網絡,並比較了它們的預測準確性。研究結果將提供新的證據,證明機器學習在提高預測準確性和對各種能源商品進行市場分析方面的關鍵作用。

澳門博彩業:薪資溢價及租金分享

首席研究員: 關鋒教授

博彩業是澳門小型開放經濟體的主導行業,研究團隊在此項目中研究了博彩業與非博彩業之間的潛在薪資差異,預計荷官的薪資溢價是所有職業中最高的。這情況可以用租金分享和勞動力供應限制來解釋。賭場特許經營商資本雄厚和持牌經營,擁有強大的市場支配力,能夠產生巨額利潤,並在當地政府和公眾的倡導下,為員工支付高薪與租金分享。此外,荷官職位僅限於澳門居民,使他們在各行各業中享有最高的薪資溢價。

匹配機制中的信息誘導:少即是多? 或相反?

首席研究員: Inácio BÓ教授

該項目包括開發一類新型機制,此機制被之稱為市場設計中的“不可抗辯機制”,將法律和社會因素與經濟效率和公平性相結合。該項目提出的機制採用了一種新方法來設計機制中的信息需求,以此來尊重複雜的社會法律約束。項目由兩個相互關聯的部分組成:不可抗辯機制的理論發展和實證應用,以及策略驗證機制中行為動態的實驗探索。在第一部分中,研究團隊將建立一個不可抗辯機制的理論框架,並利用印度行政服務部門的數據進行實證檢驗。這種方法旨在提高分配機制在現實場景中的實用性和適用性,尤其是在公共服務和教育領域。第二部分涉及實驗經濟學,研究扭轉了傳統偏好激發方法如何影響戰略決策。這種方法旨在探索理論上等同的信息空間和與這些機制相互作用時影響經濟選擇的認知過程之間的相互聯繫。

過去“功虧一簣”的經歷怎樣影響後續的企業家精神?來自於中國眾籌平台的數據

首席研究員: 袁嘉教授

失敗是商業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功未遂是一種接近實際成功的特殊失敗,它經常在人們的商業行為中出現。研究團隊利用獨特的實地數據,追蹤了 1,459 名中國人的彩票購買歷史,其中包括彩票選號和彩票購買金額信息,旨在研究成功未遂對人們投注策略的影響。由於中奬號碼是完全隨機的,因此本研究具有明確的識別性。研究團隊推測,有過險些中奬經歷的人會投入更多資金購買彩票。具體而言,研究團隊欲測試中奬未遂是否會激勵人們增加投資金額。

從宏觀到微觀:貿易不確定性與企業決策

首席研究員: 李少知教授

該項目旨在研究貿易政策不確定性(TPU)如何影響企業的投資和創新決策。首先,研究團隊將利用一致的文本分析技術,在宏觀和微觀層面上,為中國和美國編制一個衡量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獨特數據集。其次,團隊將研究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從總體層面到企業層面的傳導機制,並著重於企業特徵和地區制度環境。此項目的研究結果將豐富有關不確定性和投資的文獻,並在全球緊張局勢和保護主義日益加劇的背景下,為企業行為提供實際意義。此外,研究團隊將透過比較同一主題的中英文源材料的應用,為文本分析這一新興領域做出貢獻。

經濟全球化與出口增長概率

首席研究員: 譚珮璇教授

本項目旨在評估經濟全球化解釋和預測出口增長概率的能力,並將從國際經濟流動和活動的量體規模與網絡規模兩個方面對經濟全球化進行區分。研究團隊採用具有不可觀測異質性的動態隨機效應概率模型,預期數量規模對出口增長概率有正向影響,而網路規模則有負向影響。此外,研究團隊還將進行樣本內和樣本外分析,以證明經濟全球化在預測出口增長方面的作用。研究結果顯示,經濟全球化對出口增長概率的信息內容存在異質性,並建議在實踐中將其與其他出口相關因素結合使用。

競賽中的信息披露與競爭

首席研究員: 鄧尚律教授

本項目旨在分析信息披露對競賽競爭的影響。研究團隊從三個不同但相關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首先,團隊考慮參賽者的私人價值或能力類型的公開披露。具體而言,在私人價值全付拍賣中,研究團隊假設競賽設計者可以發布有關參賽者私人類型的訊號。此外,競賽設計者可以控制訊號的信息量以操縱即將到來的比賽。團隊感興趣的是能使比賽中的總努力或獲勝者的努力最大化的信息結構。其次,研究團隊考慮信息披露和評分偏差在塑造競賽競爭中的交互作用。團隊首先研究了在各種信息披露政策和任意評分偏差下參賽者的均衡努力供給,然後探討這兩種手段是否能發揮互補作用,提高競賽的表現。第三,研究團隊關注受邀參賽的信息內容及其對後續競賽的影響。在許多情況下,潛在參賽者都會收到參加競賽的邀請。收到邀請本身就可能提供了有關競賽環境的信息,在競賽設計者對獎項有私人資訊時即是如此。

中國日益增長的金融影響力

首席研究員: 周思力教授

當中國完全開放資本賬戶時,將有大量資本外流,這是對於資本充裕國家的典型預測。鑑於中國的經濟規模,它將極大改變全球金融市場。即使在沒有完全實現金融一體化的情況下,中國在貿易、產出等諸多方面也展現了其全球影響力。隨著中央政府繼續開放資本賬戶,中國預計將對全球產生更大的金融影響。中國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全球金融足跡與美國和歐洲相較之下有何不同? 其傳播機制是甚麼?

在本項目中,研究團隊利用各種微觀數據來研究這些問題,並重點關注中國日益增長的全球金融重要性。團隊有兩個主要目標,首先是記錄有關中國全球金融投資的典型事實,包括證券股權和債務投資組合、外國直接投資和銀行貸款。尤為特別的是,研究團隊希望收集貸款人(公共和私人)和借款人(國籍、居住地等)的詳細信息。團隊的首要目標是描繪中國投資者的全球足跡。其次是研究中國投資日益增加的全球金融影響,重點關注中國透過全球金融聯繫對全球經濟產生特定衝擊的異質性和傳播機制。

橫截面股票跳躍的尾部風險

首席研究員: 丁一教授

本項目研究橫截面跳躍的尾部風險和其對資產定價的影響。冪律模式已在城市規模、公司收入分佈、宏觀經濟災難和股票交易量等多個領域被觀察到。了解冪律尾部行為對於理解經濟和金融中的關鍵機制至關重要。研究團隊將研究大量資產回報的橫截面尾部行為。理論上,研究團隊將利用大量股票的高頻回報,為系統性跳躍和異質性跳躍的橫截面開發冪律尾部指數估計值,並建立統計推斷理論。在實證方面,研究團隊將分析系統性跳躍和異質性跳躍中尾部風險的定價意義。

阻礙專利、商業機密和租金保護在熊彼特經濟中的影響研究

首席研究員: 楊毅柏教授

此項目探討了熊彼特經濟中兩類知識產權(IPR)保護的影響。代表這些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政策工具包括阻礙專利和商業機密。因此,本項目的研究問題包括:在一個動態一般均衡模型中,(a)專利阻礙程度(就連續創新者之間的利潤分配規則而言)和(b)商業機密(就保密保護與專利保護的比例而言)如何影響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以及企業從創新中獲取價值的內部策略。

租金保護是企業發揮私人力量補充專利法律保護的重要方式。阻礙專利捕捉了後續企業之間重疊的專利權,並使現有企業有權使用這些權利從新進入者那裡獲取租金,而商業機密則提供了一種避免資訊外洩的方法,並在發明可以保密的情況下無限期地保護發明。因此,探討這些知識產權制度如何與企業的租金保護活動(RPA)相互作用非常重要。該項目預計將在理論探索和政策影響方面做出重大貢獻。

研發政策對技術轉移、經濟增長及社會福利的影響研究

首席研究員: 楊毅柏教授

*受廣東省科技廳科研基金(2022-2024)聯合資助

研發政策具有形式多樣、地區差別大等特點。研發政策一直是全球科技創新的主要話題,是創建 我國創新型國家的重要藍本,也是構建面向未來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理論指導。目前,國內外文獻對研發政策究竟會促進或是窒礙技術轉移和經濟增長還並未形成一致意見。目前的研究在技術轉移方式、企業創新能力的異質性和政策制定的現實性三方面都有明顯需要優化的空間。系統地探索上述的研究點,在理論意義上有助於理解研發政策對經濟增長和社會福利影響的作用機理,在現實意義上有助於研究研發政策在中國的長效機制,以及在政策意義上有助於分析研究開發的政策體系。本項目將聚焦研發政策中的專利政策和補貼政策,詳盡地研究兩種政策工具對技術轉移、經濟增長和社會福利的影響結果和作用機理,從而得到研發政策在不同工業環境下的最優化設置,據此定量地提出推進科技革新的政策體系。首先使用跨國數據分析研發政策與技術轉移及經濟增長的統計規律,判定研發政策在各種增長模式下的重要性。根據研發政策的穩、動態特徵,構建具有內生增長特性的動態一般均衡理論模型來刻畫家庭、企業和政府的行為;運用動態規劃數值求解和匹配實證矩等方法結合宏觀數據對理論模型進行解析和數值求解及參數測量。最後,根據測量出的模型參數,對技術轉移、經濟增長、社會福利等與專利設計和補貼設置相關政策方案進行數值模擬,對政策細節及其作用效果進行定量評估。

金融創新

(研究團隊名單)

國際商事調解及其在大灣區解決跨境金融爭議的應用

首席研究員: 涂廣建教授

澳門有基礎成為中國內地企業與境外市場之間的金融貿易橋樑,長期致力於成為下一個國際金融中心。本項目旨在針對粵港澳大灣區(以下簡稱大灣區)金融糾紛解決的需求,並探索大灣區國際商事調解的具體路徑。國際商事調解作為一種溫和、高效的糾紛解決方式,在國際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也是大灣區法治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灣區運用國際商事調解解決跨境金融糾紛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對不同法域調解法律制度的衝突。因此,有必要研究中國內地、香港與澳門調解制度之間的有效銜接,從而為運用國際商事調解解決大灣區跨境金融糾紛提供一些指導原則和方法。具體來說,本項目比較了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的調解規則,並藉鑒了國際條約和國際司法實踐。

金融技術對澳門銀行和中小企業的影響

首席研究員: 黎寧教授

合作機構: 中國銀行

許多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消費者的生活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改變了他們的購物和消費模式,使得更傾向網上購物。雖然澳門疫情比世界各地都溫和,但消費者的消費方式也有所改變。另外,澳門政府已計劃加大數字經濟發展,其中包括金融技術。銀行與移動支持提供商之間的移動支付和資金轉移是金融技術的一些簡單形式。

政府外包合同對高科技企業股票定價的影響

首席研究員: 謝靜教授

外包日益被視為高科技企業的重要戰略決策。本研究通過實證分析估算了政府外包合同對高科技供應商的影響。利用收益回報分析框架,研究團隊推測,對於從事政府外包合同的高科技供應商而言,與其他公司相比,股票市場對每單位意外收益的估值更高。此外,研究團隊還推測,對於期限較長的合同、美國政府或政治經濟穩定性較好的國家的外包合同,這種影響會更大。團隊計劃透過高科技企業簽訂政府合同的雙重差異來獲取因果證據。機制分析重點關注此影響背後的兩個主要驅動因素:未來收益持續性的增強以及應計收益與現金流之間的一致性改善。整體而言,此項目的研究將深入探討以下問題,即股票市場是否會將來自供應鏈網路的信息(尤其是與政府客戶相關的信息)納入高科技企業的估值中?

從合作到融合?對國際仲裁第三方資助者與律師事務所的合作模式探索

首席研究員: 馬哲博士

仲裁中第三方資助(TPF)的合法化是一種日益增長的趨勢,導致第三方資助者作為一個新興金融產業蓬勃發展。現有的研究著重於監管資助者的方法,但忽略了律師事務所在這特定機制中的作用。本項目對律師事務所與第三方資助者之間的合作模式進行了實證探索。在此基礎上,本研究評估了將律師事務所和資助者整合為 TPF 項目合作夥伴的可行性。因此,本研究的結果有可能為審視這兩個專業市場的角色提供新的視角,並進一步對其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一個創新性假設:從合作到融合。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是對 Sahini 於 2017 年提出的 T 模型應用的首次調查,旨在重塑資助者作為律師事務所內部合作夥伴的角色,以降低跨國風險。

基於正則化方法追蹤高維金融指數研究

首席研究員: 舒連杰教授

*受廣東省科技廳科研基金(2022-2024)聯合資助

於金融指數跟蹤而言,為了避免小倉位和流動性不足以及高交易成本。在實踐中,通常可採用只有少量資產的稀疏跟蹤投資組合。傳統方法直接限制股票個數,問題很難求解以及計算量很大,因為由此產生的優化問題是 NP-hard. 鑒於其計算高效和可自動選擇變數特性,該項目採用源自高維統計的正則化技術,用於高維稀疏指數跟蹤。

智慧旅遊

(研究團隊名單)

疾病檢測宣傳中的語言框架效應

首席研究員: 陳方圓教授

疾病檢測能使個人更好地控制疾病的發展軌跡,從而顯著影響預防結果。在早期階段發現疾病可以實現更有效的管理和介入。然而,先前的研究表明,疾病檢測的拖延在個體中普遍存在,這可能是由於對負面結果的恐懼。考慮到疾病檢測在消費者整個生命週期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忽視疾病檢測所帶來的巨大健康和經濟損失,本研究旨在調查疾病檢測傳播信息中的收益和損失框架的相對有效性。

人工智能在預防旅遊法律風險中的應用

首席研究員: 呂翰嶽教授

在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不同的地方法律為旅客帶來了巨大的法律風險。該項目重點利用人工智能(AI),特別是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分析粵港澳大灣區及全球主要旅遊城市的官方數據和媒體報導。透過研究各個目的地的法律風險,該項目旨在開發一個人工智能原型,為有大量旅行需求的企業和個人提供法律風險提示。

智慧醫療旅遊:健康數據法律規範與監管挑戰

首席研究員: 杜立教授

隨著尋求國際醫療服務的患者數量逐年增加,安全、高效的個人健康數據傳輸已成為醫療旅遊的重要方面。同時,移動醫療、遠程醫療、區塊鏈、雲端技術、醫療物聯網(IoMT)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在智能醫療系統中的應用也不斷增加。這些創新不僅擴大了醫療旅遊的範圍,也引發了法律和倫理方面的關注。該項目旨在探索智能科技如何幫助醫療遊客,並討論有關使用此類技術的監管問題,強調個人健康數據的保護和跨國健康數據傳輸。研究團隊將以中國內地和澳門為案例,分析兩地現行的數據管理法律和政策及其對智能醫療旅遊發展的影響。研究旨在確定醫療旅遊背景下,跨境健康數據傳輸管理所面臨的法律挑戰,並提出數據治理政策的改進建議。

在實體-虛擬綜合實境範疇下重新思考顧客體驗: 概念化與研究方向

首席研究員: 苗莉教授

先進技術的融合正日益將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融為一體,改變人類體驗的本質,並要求重新考慮傳統上被視為物理或數位的客戶體驗。本研究將「元宇宙」(Metaverse)作為一種將這兩種現實結合在一起的新範式,探討了客戶體驗如何在這一新穎的背景下發生轉變,確定了從遠端呈現到無所不在、從沉浸到超現實等關鍵轉變。這些轉變涵蓋各個方面,包括感官反應、認知、情感投入和互動水平。本項目深入探討了這些轉變的理論方面,並提出了未來的研究議程,以進一步了解這些不斷演變的體驗動態的影響。

增強出行便利性:人工智慧驅動的殘障人士個人化服務

首席研究員: 林鑫教授

該研究項目旨在開發一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收集有關殘疾人及其與旅行相關的特殊需求和偏好的數據,以提高旅遊業對殘疾人的包容性和無障礙性。該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將收集用戶有關無障礙要求、飲食限制、醫療狀況和其他相關細節的信息。然後將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以確定可用於為殘疾人士創造個性化旅行體驗的模式和特徵。

為了確保用戶友善性和互動便利性,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將與用戶進行互動對話,讓他們提供有關其旅行需求和偏好的詳細信息。聊天機器人還將配備一個知識庫,其中包括針對殘疾人士量身定制的無障礙住宿、交通選擇、景點、活動和服務等資訊。這項研究將涉及與主要利益相關者的合作,包括殘疾人、殘疾人權益組織、旅遊業專業人士和人工智慧專家。透過試點測試和迭代回饋週期,聊天機器人的功能將得到完善,以確保其在收集數據和提供個性化旅行建議方面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智慧旅遊過程中的遊客隱私感知與緩解

首席研究員: 王也教授

信息技術與智慧旅遊的融合,顯著提升了旅遊體驗,為行前規劃、行中活動、行後互動方面提供了無縫服務。儘管這些技術在旅行的各個階段提供了便利和更好的體驗,但隱私泄露的可能性仍然是一個重大問題。該項目從遊客的角度出發,重點關注智慧旅遊領域中使用遊客數據所帶來的隱私風險。在短暫而陌生的互動場景中,這些風險尤為突出。本項目旨在調查遊客對其數據使用的認知程度和看法,以及在各種智慧旅遊場景中潛在的隱私風險,包括預訂、住宿、交通、景點和旅遊後的社交媒體參與度。透過識別和解決這些隱私問題,該項目旨在提出保護遊客隱私的有效策略,從而在智慧旅遊業中營造一個更安全、更值得信賴的環境。

通過用戶生成數據來提高旅遊目的地競爭力的研究

首席研究員: 羅振雄教授

“什麼使旅遊目的地具有競爭力?”是旅遊和酒店管理的核心問題之一。對於遊客和所有利益相關者,包括居民、旅遊從業者和政策制定者,了解旅遊目的地的表現以及什麼使它們具有競爭力是很重要的一環。在過去的三十年裡,人們在幫助評估和衡量旅遊目的地其與全球其他地方相比的競爭優勢作出了重大努力。然而,儘管旅遊學者對該話題十分感興趣,但仍然存在許多理論和方法的爭論問題。“誰來定義什麼使旅遊目的地具有競爭力?”這關鍵問題便涉及到認識論的基礎。

該項目旨在解決這個問題,以更好地了解旅遊目的地的競爭力,最終提高目的地的戰略定位。我們以澳門為案例研究背景,並建議採納創新的人工智能方法,使用用戶生成的數據,在概念和方法上促進對“什麼使旅遊目的地具有競爭力”的理解,然後可以通過補充定性分析進行擴展,以對提高旅遊目的地的競爭力產生影響。重要的是,我們還解決了當前現實世界裡非常嚴重的問題,以確保長期復蘇及澳門企業、居民和未來旅客的繁榮。

基於貝葉斯方法的旅遊流量可預測性研究

首席研究員: 羅振雄教授

旅遊業對一個地區的經濟和商業發展貢獻巨大,而該地區基礎設施的增長也會間接影響旅遊業。近年來,隨著旅遊需求預測方法的發展,研究人員的興趣已從傳統的時間序列預測和計量經濟模型轉向人工智能(AI)模型。許多工作透過分析從網絡收集的投標數據,將深度學習模型融入旅遊需求預測中。 然而,這些技術要麼是根據所選數據預先確定的,要麼是直接利用預測實踐,而沒有明確了解數據特徵的影響。 因此,數據特徵與旅遊需求最大預測性之間的關係仍不明確。 在旅遊業中,需求預測是支持從業者進行決策的重要手段,而對微觀和宏觀層面預測的解讀也很重要。 本研究旨在利用信息論和貝葉斯網絡來填補這兩個空白。 我們將提出一個可解釋的預測性旅遊需求預測框架,在保持準確預測的同時,提供多變量預測性的分析和解釋。